猴子 发表于 2013-12-11 13:33:52

DMEL第2问:什么是好的评估?



  在上周对于“评估是什么,以及为什么要评估”的阐述中,我们认为评估主要回答两个问题:1)我们的工作产生了怎样的成果和影响,是否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?2)在哪些方面改进,以及如何改进,可提升有效性,即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持续、有效地产生成果和影响力?

  那么,什么样的评估可以很好地“回答”这两个核心问题,便是我们这周要分享、讨论的话题——什么是好的评估。我们认为,好的评估应该具备以下特点:

  1.以事实为基础——可靠性

  评估的过程是对我们“预期目标”进行检验,并识别“结果产生”的原因的过程;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则是建立在真实、可靠的“证据链”的基础上;而证据链的形成又依赖于事实本身。因此,评估要以事实为基础,方能保证其可靠性。

  在评估中,所谓事实即是指那些真实存在、或实际发生的事情。那么如何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,建立真实、可靠的证据链呢?例如,当我们询问一个提升妇女领导力提升项目产生的实际效果时,如果得到的答案是“有很大提升”时,我们就需要追问“有哪些具体体现呢(在生活中、工作中)?”“在(上述的)这些方面,你以前的处理方式是?你认为现在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?”“是什么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改变呢?”…即,在和信息提供者的互动中,要通过分解问题、循环提问等方式,回答以下问题,以建立,并检验“证据链”的真实性、可靠性:

  发生了改变嚒,发生了哪些具体的改变?——获取具体的,易辨别的信息;

  以前是什么样?现在又是如何呢?——通过对比,验证“改变”的真实性;

  是什么原因让你发生了这样的改变?是这个项目么?还是别的?这个项目是如何让你变化的?——通过对改变过程的了解和辨别,进行归因分析,证明改变的发生的确是由这个项目带来的。

  2.纳入多方观点——完整性

  大多公益项目都有明确的服务对象。由于服务对象客观地存在于“多方”的关注、影响之中,因此,若要完整、全面地识别、证明、呈现项目成果,一方提供的证据链就略显单薄,便需要纳入可能为我们提供关键信息的多个利益相关方,从而形成“证据网络”,相互验证,以保证评估的完整性,从而得出更确实、可靠的结论。

  如对于“学生发展类项目”,评估方既可以直接向受项目干预的学生了解信息;也不可忽略其他未参与项目的同学、老师、家长等对他们成长的观察和体会;作为“旁观者”,他们对于“变化”可能更敏感、更客观。

  从评估的另一目标——改进项目的角度来看,我们在公益项目的不同阶段,都不可避免地受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影响,如政策环境、资源提供者的立场、项目执行者的专业度、项目协作者的支持度等;同时,由于其各自所处的位置、扮演的角色等方面的差异,也决定了他们对于“改进方向”的不同思考。因此,要有效识别出“项目改进”的关键因素,听取各方的反馈便是不可或缺的。

  3.贡献于项目有效性的提升——应用性

  那么,是不是可靠、完整的信息就能够达到评估的目标呢?

  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“提升有效性”,那么,作为评估者,对信息的呈现并不足够,还需要不断思考:评估对项目的改进意味着什么,即评估的应用性问题。从项目的循环逻辑来看,我们需要阶段性地回顾:

  已经达成的目标是什么?距离我们的长期目标还有多远?——清楚自身定位

  上一个阶段中,有哪些利益相关方对我们的目标实现起到了推动作用,哪些阻碍了项目目标的实现?未来他们的角色如何……?——利益相关方分析

  外部环境、内部环境是否在上一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,这些变化对我们未来会有重大影响吗?——检验项目设计的环境因素

  上一个阶段的做法,有哪些可以延续,有哪些需要调整?——检验执行过程的有效性

  还有哪些好的做法是可以提升我们达成目标的效率么?——探索更好的方式

  因此,对于好的评估而言,信息呈现并不足够,评估执行者要牢记“提升有效性”的目标,通过对信息的分析、加工和总结,得出洞见,从而改善项目的设计及实施。

  综合来看,好的评估需要同时满足可靠性、完整性、应用性三个特点。当然,对于更好的评估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。此帖的分享希望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,期待大家更多的反馈和讨论。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DMEL第2问:什么是好的评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