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子 发表于 2013-12-11 13:44:18

DMEL第6问:DMEL离我们有多远?


  一些读者向我们反映“DMEL太理论、太复杂了”,那么,DMEL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?让我们先来看一则XXX牙膏的广告。
  男医生:什么是健康的口腔?
  女患者:没蛀牙,牙龈健康。
  男医生:没错!但减少细菌滋生,才是口腔健康的关键。让我们来做个扫描。
  扫描后,显示屏上出现大量细菌。
  女患者:咦,我刷过牙的啊?!
  男医生:用XXX牙膏,帮助减少细菌滋生最高达75%。
  另一天。
  男医生:用XXX牙膏了吗?
  女患者:每天都用!
  扫描后,屏幕上显示仅有少量细菌。
  女患者:细菌少多了!
  男医生:是口腔健康得多了。
  可以说这则不到30秒的广告中涉及到了DMEL中的“设计、监测、评估”这三个环节:
  设计环节——制定目标和成功指标,并设计相应的干预活动。广告中将目标制定为“口腔健康”,而衡量健康的指标则是“细菌滋生减少75%”,为此设计的干预活动是每天用XXX牙膏刷牙。
  监测环节——看是否按照设计实施干预活动。这里是指女患者自己监测是否每天用XXX牙膏刷牙。
  评估环节——看目标达成情况。男医生在一开始就通过扫描向女患者展示了她当时口腔内细菌状况,即为建立基线;在干预活动后,又进行扫描,即为后测。同时,当显示细菌量减少时,男医生还提醒女患者注意到目标是“口腔健康”,而非仅仅关注指标——细菌量的变化。
  怎么样?是不是觉得身边充满了践行DMEL理念的事例?那么,如果DMEL如此简单,我们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研究、去应用、去推广呢?原因就在于DMEL的理念虽然容易理解,但落地在公益领域,则有以下三大难点:
  一,社会问题的成因复杂。教育资源、环境污染、食品安全、劳工权益等等比起口腔健康问题来说要综合得多,没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入分析,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变革目标。而DMEL则提供了一系列工具方法和参与原则,帮助公益实践者更好地定义问题、分析问题。从社会问题出发,而非“一切跟着钱走”才是公益领域立足之本。
  二,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多元。不同的公益组织针对同一个社会问题所制定的目标有可能不同,这与组织的使命、价值观有密切关系;即便目标相同,也可能由于所处环境、所及资源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。我们在DMEL中所使用的“变革理论”(the Theory of Change),正是希望帮助公益实践者梳理社会目标达成路径,制定各阶段目标的成功指标,呈现隐含的假设和风险,重新界定关键利益相关方等等。
  三,公益领域的评估是以学习改进为目的的。广告中只回答了每天用XXX牙膏多大程度上减少了口腔中的细菌量,即目标达成的情况——而以学习为目的的评估的难点则在于分析为什么能够有效达成目标,明确干预活动的适用条件,发现意外成功的原因,进而为决策提供事实基础。这就要求公益实践者能够提出对于决策有价值的评估学习问题,也要求公益组织具备鼓励提问的文化氛围,而DMEL中的L(Learning-学习)则为解决这一难点提供了框架性的指导。
  因此,一方面DMEL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,大家不必觉得高深莫测;另一方面,公益领域使用DMEL提升有效性还有几大难点需要突破,尽管DMEL提供了一些可操作的工具方法,上手并不困难,但唯有公益实践者持续学习、练习,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功效。
  作者:社会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张帆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DMEL第6问:DMEL离我们有多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