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上雪 发表于 2014-6-23 19:06:22

姚慧峰:一个返乡青年的生态村梦想



  虽然早就听慧峰讲过家乡的丰饶,但是看到这美丽的山川和大片的稻田,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江西可以出这么多历史文化名人,毕竟以农业为主的古代,大片的田地意味着富有,意味着可以为读书进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,车过陶渊明故里,靠近马路边的房子大门上正是写着“耕读传家”。


  丰饶的土地

  慧峰说,甚至仅仅是在二三十年前,江浙人和广东人都要到江西打工,而现在的情况却恰恰相反。

  也许正是土地,构建中国古文人的精神脊梁,大不了回家种田,官场不如意就告老还乡,让中国的文人变得进则天下、退则田园,构成了中国文人外儒内道的独特精神。

  现代的读书人却再也没有这么好的待遇,今天的年轻人,一旦走上读书这条路,似乎意味着“死也要死在城里”,即便是把户口落回家,也没有了田地,仍然是“非农业居民户的待遇”。除了制度上的限制,恐怕更大的是家长的压力,农业不再像农业立国的古代,是个有尊严的职业,农业在今天的商业社会卑贱的地位,让回乡种田变成了非常丢脸的一件事。

  然而慧峰仍然决定要回来,这是压抑已久的梦想,在做了六年的医药代理的工作之后,2010年慧峰参与了一年的社区支持农业实习生计划,学习了足够的生态农业经验之后,他终于迈向了回乡的路。

  “父亲都不肯和我说话,母亲只是偷偷的流眼泪,因为心疼我,勉强帮我的忙”。记得这是慧峰刚刚回乡三个月以后,在柳州的聚会上他描述的处境。

  车过陶渊明故居,再开过十几公里的路程,终于来到慧峰的家乡——南垣村。

  放下行李,迫不及待的要去看田,刚走出村外,慧峰说,远远的望去比较发黄的是他的田。果然,没有用过化肥的稻田,和周围绿油油的稻田,构成了强烈的反差。

  左边的有机田和右边的普通稻田对比明显
  今年的雨水特别多,稻飞虱的数量是一般年份的八九倍,路过田间,看到一个农民正在打药,还好我们田里有鸭子,慧峰说。不过前几天一只狗进到田里咬死了几只鸭子,其它鸭子受到惊吓,加上连续的阴雨天,鸭子也显得不是很活泼,接下来又是阴雨天,慧峰有些担心这些鸭子。


  稻田里的鸭子
  不过慧峰说:做自然农业重要不是技术,而是心态。你要平静面对一切,一切交给作物自己和大自然,黄了你能不用化肥,有草了你能不用除草剂,有虫了你能不用农药。只有把一切交给自然,等待再等待…


  慧锋说:自然农业靠的就是心态
  看完了田回到家里,等待我们是丰盛的午餐。虽然是青黄不接的季节,仍然有十几道的菜,野生的栀子花炒成菜,仍然清香可口,山里小溪里面的小鱼、洋葱炒鸭蛋,自家种的椴木香菇,自家晒的笋干,加上自家酿的糯米酒构成了家乡的盛宴……难怪慧峰以前总是描述家乡的东西多么的好吃。


  丰盛的午餐
  电视正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,我却突然想到中国另外一个归乡的文人,在欧阳询的张翰帖上,只不过留下简单的几句话:张翰字季鹰,吴郡人。有清才,善属文,而纵任不拘,时人号之为江东步兵。…….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鲈鱼,遂命驾而归…..看来归乡的中国文人,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田园的生活,也许也有家乡的味道。

  然而慧峰也提起,家乡的环境已经不再如以前,随着农药、化肥、除草剂的大量使用,原来随处可以捡到的田螺,稻田里挖一挖就一筐筐的泥鳅,都已经失去了踪影,田边清澈见底的沟渠也因为工业化养殖的污染变得混浊,如果再不加以改变,再过几十年这田园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子。

  归去来兮,田园将芜,胡不归!

  台湾谷东俱乐部的赖青松曾经在青松种田笔记里面写道:所谓农夫就是一种需要赤脚踩在土地上,才感到回到家的人种!那粗厚的老茧死皮,便是第一张农夫身份证…

  第二次来慧峰这里探访是慧峰回乡种田一年半以后,和慧峰一起去看他的稻田,他赤着脚在田埂上走得飞快。时而下田去拔一下草,时而补一补田埂上被田鼠弄出来的洞。无疑慧峰已经拿到了他的第一张农夫身份证。

  慧峰说刚刚回来时,常常是累得腰酸背疼,但是即便是要难受也只能死撑着继续在田里劳作,而和他一起回来的姐夫,因为忍受不住劳作的辛苦,又重新返回城里打工。而这张身份证正是经历了这痛苦的磨练之后才拿到的奖励。

  经过一年的种植过程,慧峰说今年心里踏实多了,去年刚刚开始,心里充满了担忧,一有大暴雨就打着伞站在田边,想着如果鸭子淋死了该怎么办呢,以前理论学了很多,可是实践起来可不是书上说的那么简单。

  因为第一年的米产量还不错,沃土都全部包销了,因为销售进行的顺利,慧峰的父母也比去年支持了很多,慧峰的母亲脸上终于有了笑容,而慧峰的父亲也开始主动帮助慧峰干活。原先站在地头看笑话的农户,也开始有一部分人希望加入有机种植的行列。

  所以慧峰经过挑选,找了十个农户一起成立了稻香南垣生态水稻合作社,大约有100亩的水稻种植面积。种植了十几个老品种的稻米。

  第三次和慧峰深入的交流是在2013年的11月,慧峰刚刚从上海参加完福特环保奖的颁奖典礼,又带着刚刚收获的稻米,来到沃土为他的新米收获举办的品尝会。

  经过两年的努力,慧峰的生态水稻种植和社区发展项目获得了福特环保奖。有了更多的资源可以做社区发展。慧峰信心满满,开始展望未来,希望能够未来两年在村子里盖起生态民宿,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农村、认识农村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村的建设工作里面。希望发展更多的稻米品种,开发传统的米制美食,打造一个稻米生态文化博物馆,希望未来五年内村子里所有的土地都转型做生态种植,把南垣村打造成一个生态村,同时发展乡村手工艺,为农村注入更多的活力。

  品尝会后不久,慧峰寄来了妈妈做的豆腐乳和合作社的农户做的糍粑,并且告诉我2014年的种植计划是400亩。


  一步一步,慧峰离他的生态村的梦想,越来越近了!

  (来源:NGO发展交流网)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姚慧峰:一个返乡青年的生态村梦想